11月5日,“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上海起航,前往南極執行中國第38次科學考察任務。此外,“雪龍2”號將于11月23日出發,與“雪龍”號于南極會合,聯合開展科考作業。這是繼第36次南極科考后,再度開啟“雙龍探極”航程。
據悉,“雪龍”號船體較大,所載船員、物資更多,除正常科考任務外,還肩負南極中山站越冬人員交接及物資補充之責;“雪龍2”號破冰能力強、抗冰等級高,在此次科考任務中將借助其高超破冰能力形成水道,助力“雪龍”號到達距站點更近海域,完成人員與貨物交接。
此次南極科學考察將經毛里求斯到達南極中山站、南極羅斯海新站、南極長城站,預計將于2022年4月14日返回國內。來自湖北省氣象局的陳澄和云南省氣象局的劉維鑫隨“雪龍”號前往南極中山站;來自山東省氣象局的張雪峰將隨“雪龍2”號前往南極長城站。隊員們將在“雪龍”號、“雪龍2”號走航過程中開展大氣成分觀測,并充分利用船基、冰基、?;?、陸基、空基等平臺,通過開展陸地-海洋-大氣-冰架-生物生態等多學科聯合觀測,深入研究南極及全球氣候變化。
到達中山站后,劉維鑫、陳澄將接替第37次南極科考越冬隊員,分別執行長達16個月的常規氣象業務觀測和大氣成分觀測任務。除了常規業務觀測和儀器維護以外,他們還將在中山站大氣化學觀測站增設MTP-5溫度廓線儀。該儀器可以通過測量不同高度角的熱輻射,獲取從地面到1000米高度的空氣溫度廓線,其觀測資料穩定,有利于加強對極地大氣邊界層和氣候學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南極中山站的大氣成分觀測能力。張雪峰也將在到達南極長城站后進行常規氣象業務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