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氣象自動站是中國氣象局組織研制并設計定型的標準型自動氣象站,該系統是根據國家氣象常規業務臺站的地面觀測規范要求設計的具有全自動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和傳送功能的智能化監測設備。本自動站可全天候自動觀測的氣象要素有:風向、風速、氣溫、相對濕度、氣壓、雨量、草溫/雪溫、地表溫、淺層地溫和深層地溫、總輻射、凈輻射、反射輻射、散射輻射、直接輻射、日照等氣象要素進行。數據的業務處理完全符合中國氣象局氣象業務觀測的要求。是中國氣象局基本氣象站和一般氣象站地面氣象觀測的標準設備。
氣壓傳感器維護: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氣壓傳感器避免陽光直射和風直接吹拂。斷電安裝或更換傳感器,安裝好氣壓傳感器要保持靜壓氣孔口暢通,以正確感應外界大氣壓力。
氣溫、濕度傳感器:百葉箱內不得存放多余物品,每月檢查百葉箱頂、箱內和避縫中有無沙塵等,用濕布擦拭或毛刷刷拭,冬季清理雪和霧凇。 維護時避開正點數據采集;不能移出百葉箱內溫(濕)度傳感器,打開時間不宜過長、身體部位盡量遠離感應部分,傳感器感應部分中部要距地面1.5±0.05m,查看傳感器和線纜連接有無松動。避免強烈碰撞感應部位,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
風向、風速傳感器:日常注意風向標、風杯、軸承轉動是否靈活、平衡,清除轉動部件與靜止部件縫隙間污垢,或更換傳感器。軸承磨損影響性能時應送檢。臺風、冰雹、凍雨等會使傳感器轉動不靈活,強低溫雨雪天氣可能凍結風傳感器。要密切觀測傳感器,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每年定期維護風傳感器,檢查、校準風向標指北方位,當風向傳感器指北標識模糊時,可用油性筆重新標示。定期檢查風線纜接頭,必要時更換防水膠布。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
翻斗式雨量傳感器:維護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時應拆下信號線。定期檢查雨量傳感器器身穩定性,使用水平尺和游標卡尺檢測器口有無變形,檢查傳感器底盤上水平泡,調整底盤水平,清除承水器過濾網進水口雜物,避免碰撞承水器器口。定期檢查翻斗翻轉靈活性,檢查翻斗軸是否正常、軸承有無微小塵沙或磨損,清水清洗或更換,清除漏斗、翻斗和出水口沉積泥沙,保證流水暢通。切勿加油和用手觸摸,影響翻斗計量準確性。若結冰期停用,需將承水器加蓋,斷開信號線,啟用前接回信號線,將蓋打開。
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按時檢查內筒內液面高度和供電。定期維護盛水桶,每次較大降水后及時檢查盛水桶,防止溢出。每周檢查承水口水平、調試,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每日定時清潔儀器,清除口沿外積雪、沙塵等,如遇承水口沿被積雪覆蓋,及時將口沿積雪掃入桶內。冬季適時補充防凍液,夏季保護桶底部要有少量水,保證油膜均勻覆蓋在桶內。
地溫傳感器:保持地面疏松、平整、無草,及時耙松地表土。地面溫度傳感器要一半埋在土內,一半露出地面,擦拭沾附的雨露和雜物,淺層地溫安裝支架零標志線應平齊地面。深層地溫觀測場地要與觀測場地面一致,雨后或融雪后檢查深層地溫硬膠套管內是否有積水,設法吸干水。草株>10cm應及時修剪。積雪掩埋草層應巡視草面溫度傳感器,置于積雪表面。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
能見度傳感器: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視能見度傳感器,清理透鏡窗口(尤其是采樣區)蛛網、鳥窩、灰塵、樹葉等雜物。每月檢查供電設施,每3個月對蓄電池充放電1次。根據附近環境情況及天氣條件適當調整清潔傳感器透鏡周期,至少2個月清潔1次。維護時切忌長時間直視發射端鏡頭,避免損傷眼睛,不能用手電筒等人工光源照射發射端和接收端。按業務要求定期校準。
氣象站日常維護是保障氣象監測數據準確、延長氣象站工作年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需要氣象站基層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氣象站技術要點,做好氣象站設備維護。
如需了解更多氣象站信息可聯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