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象觀測。從分類來看,交通氣象觀測包含了短期和長期這兩類的觀測方式。在這其中,短期氣象觀測重視特定地點和時間段的交通氣象狀況,具體方式包含了自動式便攜觀測站、人工氣象觀測及應急車觀測的三種類型。對于黃金周或春運等時段可以展開短期觀測,此外在突發某種氣候災害時也需要運用短期觀測。
相比而言,長期性的氣象觀測關鍵點在于設置自動式的綜合氣象站,通過綜合觀測來判斷路況與氣象環境。對于交通觀測而言,長期觀測構成了其中的核心。從目前來看,各地陸續建成了長期觀測交通氣象的觀測站,其中領先的觀測站包括海南和北京的觀測站。在長期觀測氣象的過程中,氣象觀測的要點集中于路況、風向風速、當地的溫濕度、行車的能見度及路面溫度等。自動式的觀測站可以測量全面的交通路況,其中包括測定風向、觀測氣壓和雨量等。
二、數據采集處理系統。交通氣象站在具體采集實時性的氣象數據時,通常是借助中心站和存儲數據系統來完成的。在氣象觀測中,氣象監測中心設置了核心的單片機和工控機,在此基礎上用于采集實時的氣象數據。經過數據存儲以及處理后,就能夠據此判斷實時性的路況和氣候。中心站可以用來接收處理后的氣象及路況數據,然后給出相應的氣象監測指令。
在系統結構中,預處理和自動采集模塊用來搜集并判斷實時路況和其他數據,然后通過預處理來定位路況信息。觀測站可以用于存儲路況數據,至少應當保留最近一個月的氣象和路況要素。對于存儲管理而言,采集處理氣象數據的系統保障了循環管理的實現,同時也可以自動清除過時的內存數據。依照中心站的判斷結果,氣象觀測站就可以上傳精確的氣象數據。此外,系統還具備時鐘校準的性能,能夠校準觀測時間和日期,在校準的基礎上保證時鐘的精確性。
三、數據處理及共享系統。觀測站通過獲得實時性數據,就可以進入后期的數據共享和生成過程中。對于搜集的氣象資料,觀測站可以自動予以處理并且分析,經過全方位的信息分析再去生成氣象觀測信息。在氣象站的內部設置了采集器,采集系統可以借助有線網來傳輸實時的氣象和交通信息,中心站負責接收氣象情況。在接收信息后,中心站就進入了信息入庫、信息分發和數據判斷的過程中。經過全面的判斷,就可以生成氣象監測的曲線測圖。從現狀來看,氣象監測與服務的系統可以分為多種;對于用戶而言,可以結合需求選擇最適合自身的一類氣象監測軟件。在獲知氣象信息后,交通部門也能迅速給出各路段的預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