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氣象站交直流斷電
在雷雨天氣過后要及時檢查采集箱內交流電空開是否因雷電造成跳閘,新型自動站DZZ5型后備電源夠用1個月,老型自動站CAWS600或ZQZ等后備電源夠用7d,電池用完后,采集器自動關閉造成數據缺測。臺站進行建設或室內電源改造時也需注意查看交流是否供電,可通過采集器終端發送命令PSS查看供電情況及電壓。返回值為AC,表示交流供電;返回值為DC,表示直流供電。
自動氣象站線路不通的故障
出現此故障在業務軟件中,能很直觀的發現,就是SMO界面數據全部缺測,至于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線路老化、被鼠咬,航空插頭松動等,新型站鏈接線是光纖不易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在光釬的兩端分別安裝光釬轉換模塊,在使用中模塊的電源適配器容易損壞,只要一端模塊斷電,數據就全部缺測,站內需要多備幾個電源適配器。
地溫采集器故障導致地溫全部缺測的情況
一般為分采集器供電或通訊出現問題;單個地溫出現問題。例如5cm地溫故障,可將正常的10cm地溫傳感器與其替換,替換后正常則為5cm地溫傳感器性能下降;如果不行,可判斷5cm地溫信號線被鼠咬斷。
能見度跳躍發生變化
一般為發射端和接收端有蛛絲,此時清潔后即可。還有能見度傳感器長時間運行導致靜電積累造成能見度值異常偏低,斷電重啟即可恢復正常。
出現故障后應急處理
自動站出現故障時,首先判斷采集器是否故障時,采集器無要無故障時,及時啟用備份計算機,在啟用前將B庫、C庫、M、H文件拷到的相應目錄下,這樣不僅能節省采集器下載數據時間,而且保證、天氣現象數據連續,海平面氣壓計算正確。
采集器出現故障后,有備份站的抓緊時間啟用備份站,在插網線前首先將備份自動氣象站AWSN ET文件夾內的上傳文件全部刪除(切記!如果正點出現故障,該正點的狀態文件和正點數據文件不能刪除),基準站和基本站在08時、11時、14時、17時、20時打開正點數據編報云量、天氣現象輸入完整后保存,插上網線,打開內網鏈接,啟動地面測報通訊與傳輸軟件即可。因采集器故障導致整套自動站無法正常使用時,又無備份自動站或便攜式自動站的,在守班期間僅在定時觀測時次進行人工補測。
自動氣象站通訊故障應急保障
如不能恢復及時啟用3G無線網卡,這個時候地面測報通訊與傳輸軟件因為線路不通,處于一直發送文件狀態,需要重啟地面測報通訊與傳輸軟件,這就需要幾分鐘,就算數據傳輸成功,也可能是逾限或遲報,最快的方法是通過FTP直接將D:\ISOS\MOI\AWSNET或D:\OSSMO2004\AWSNET文件夾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 _FTM拉到省局收報服務器即可(傳輸后一定要將AWSNET文件夾下Z文件刪除。
出現上傳數據故障應急保障
臺站應加強值守班,增強責任心,避免將錯誤數據上傳。但當錯誤數據上傳后,臺站可以通過發更正報的形式更正,24h之內自動更正入庫;超過24h需要通知省局網絡科手動入庫;還可以進入MOPS2.0數據一體化網站,從快送通道質疑與查詢中找到需要修改的數據主動反饋修改。
市電停電時應急保障
如市電停電后,及時和供電局取得聯系,詢問短時間內能否來電,應急電池可以使用12~18h,在停電期間只保留自動站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其他計算機等一律關閉;停電時首先拉發電機供電,其次使用后備電源,現在很多臺站都把這個順序搞錯了。特別注意發電機在平常不用時,要注意保養,油箱加滿油,每10~15d要發動一次,運行15min,以免長時間不用,油浸火花塞,而發動不著。還要注意加上負載 (計算機),以免已加負載就滅,該更換機油了。
實際工作中,自動氣象站故障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需要觀測技術員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積累和探索經驗,提高對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應急處理和維護能力,值班期間要勤檢查、多對比,及時發現異常,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確保自動站的盡快恢復正常運行。
更多關于自動氣象站問題可詳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