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CFERN)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直接領導和管轄的進行長期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的大型生態學研究網絡 。它包含分布于不同氣候帶的15個生態站,其中6個國家級生態站,網絡 的覆蓋 面完整?,F另有12個網絡規劃臺站正在建設中。經過多年的長期定位觀測,CFERN的各個生態站已經積累了幾十億個觀測數據。但受數據采集、管理和分析手段的限制,大量數據資源中蘊含的有用信息尚未揭示出來,許多數據和信息都沒能很好地實現共享。各森林生態站觀測到的數據涉及了諸如林地使用狀況、森林資源情況、植被分布特征、立地條件、社會經濟等許多因子數據,這些數據既有空間數據又有屬性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借用傳統方法不是一件易事,而利用GIS方法卻輕松自如。
隨著Intemet的使用遍及全球,人們對地理信息系統的網上實時獲取、查詢和維護等應用也日益俱增。Internet技術在GIS中的應用開發產生了WebGIS技術。森林資源作為一個地域分 布廣、生產周期長、空間性明顯的動態資源,其信息的調查,網上實時更新、監測、預測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數字化森林生態站系統的構建,實現了基于WebGIS和Inter?net網絡合理應用與共享的系統,旨在解決森林生態站落后的數據管理手段以及實現各森林生態站之間的信息共享。
據調查, 目前森林生態站的監測數據基本上實現了計算機儲存與管理,只有少部分較早的數據是以文獻文集的形式保存。大部分臺站數據的部分或全部是以EXCEL形式存儲,其余臺站數據分別以XBASE、ACCESS、MSSQL、ORACEL或其他形式存儲。由此可見我國森林生態站的數據存儲方式多樣化,這種情況不利于臺站之間數據的交流與共享,使得各臺站都是互相孤立的信息孤島。因此,對各臺站數據存儲方式的規范化是數據有效利用的前提。在數據集的訪問和使用限制方面,只有32%臺站的數據可以部分免費瀏覽,其余68%的臺站必須申請或注冊才能獲取有關數據,60%臺站的數據只供內部使用,有個別臺站的數據分別提供部分公開或 完全公開的使用服務。 目前這種數據利用 現狀對提高臺站知名度與可持續性發展很不利,極大地降低了數據的利用效率。
因此,實現森林生態站信息資源的管理與共享,對于國家宏觀決策,提高各森林生態站知名度以及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系統實現森林生態站海量數據信息多用戶的充分共享服務功能,同時也可為國家的生態預警和環境決策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對于加快我國的長期定位研究、林業可持續發展、國家的生態環境建設和科技創新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空間信息的數據量較大,處理較復雜,加上林業信息共享和共享網絡系統的建設僅僅于近幾年開始研究和實踐,仍處于探索和未成型的階段,因此如何在目前網絡帶寬的條件下,實現空間數據的網絡快速分析、處理、傳輸和顯示,是系統實現的過程中值得十分注意的問題。
更多關于森林生態站內容可詳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