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臺風不來則已,一來扎堆。平靜兩周多的海面,一下子又熱鬧起來了,9月6日至7日,今年第13號臺風“康森”和第14號臺風“燦都”相繼生成。那么,它們是否會登陸我國?影響哪些地方?和之前登陸我國的臺風有無相似之處?
雙臺風來襲!“康森”“燦都”或相繼影響我國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3號臺風“康森”于昨天(9月6日)下午2點鐘在菲律賓東部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天(7日)下午2點鐘其中心位于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向約360公里的菲律賓中部島嶼上。預計,“康森”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將于9日白天穿過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東部海面,強度逐漸增強,向我國廣東西部到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拷?。
今年第14號臺風“燦都”今天上午8點鐘在關島以西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下午2點鐘其中心位于菲律賓馬尼拉偏東方向約1590公里的洋面上。預計,“燦都”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逐漸向我國臺灣島東南部一帶沿??拷?。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介紹,臺風“燦都”未來路徑變數較大,并且后期可能和“康森”還會相互影響,搶奪水汽,另外因為經歷過夏季海洋儲存了足夠的熱容量,所以秋臺風容易出現爆發式增長,這兩個臺風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所以需要保持關注。
愛“組團” 生成登陸都扎堆
今年的臺風要么不來,要么“亂來”。今年的臺風愛扎堆,除了“康森”和“燦都”正在海面“相愛相殺”外,7月下旬,臺風“煙花”、“查帕卡”、“尼伯特”一度在海面上演“三臺共舞”,時隔兩周,臺風“盧碧”、“妮妲”、“銀河”也組團來襲。
不僅生成時間扎堆,登陸時間也扎堆。初臺風“查帕卡”登陸廣東后,“煙花”、“盧碧”也接連“上岸”,兩周左右共有3個臺風登陸我國。
移速慢 堪稱臺風界“蝸?!?/span>
正是由于多個臺風相互牽制,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臺風路徑復雜、移速緩慢,相比普通臺風15-20公里/小時的移動速度,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這三個臺風都屬于臺風界的“蝸牛”。
臺風“煙花”移速一直比較緩慢,平均時速在每小時5-10公里,在首次登陸浙江舟山后,在杭州灣緩慢西行長達16小時后才第二次登陸,這一段時間的平均移速大概在6公里/小時,相當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
臺風“查帕卡”從生成到登陸及穿過粵西期間,54小時移動了約260公里,平均時速約5公里,且多次停滯擺動,臨近登陸時的移速更是低至2.5公里/小時,比老年人飯后散步的速度還慢。
臺風“盧碧”第一次登陸南澳后到第二次登陸福建漳州,中間的移動速度也只有8公里/小時,這也就相當于普通人快走到慢跑的速度。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介紹,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臺風移速偏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與臺風的群發性有關,這幾個臺風都是組團來襲的,臺風之間存在互旋,相互牽制;另一方面是副熱帶高壓等主要牽引臺風移動的系統對臺風的控制較弱。
多“水貨” 造雨能力不容小覷
從登陸強度來看,今年以來影響我國的臺風本身都不算太強,臺風“煙花 ”、“查帕卡”、“盧碧”共計5次登陸我國,最強的數臺風“煙花”,它首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38米/秒,為臺風級,第二次登陸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其次是臺風“查帕卡”,登陸我國時也是臺風級?!氨R碧”兩次登陸我國時都只是熱帶風暴級。
然而,這些臺風制造風雨的能力卻很強,尤其是在降雨方面,個個都是十足的“水貨臺風”。
臺風“煙花”在浙江登陸后,先后影響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天津、遼寧等省(市)。受其影響,7月22日至31日,我國中東部沿海地區累積雨量在50毫米及以上的覆蓋面積35.2萬平方公里。其中,江蘇中部、浙江東北部、上海大部等地超過250毫米,最大的寧波余姚丁家畈,達1034.3毫米,這相當于下了常年北京兩年的雨。
臺風“煙花”給浙江、江蘇帶來的過程雨量均打破了當地登陸臺風最大紀錄,上海的過程雨量也近十年臺風影響最大的。
臺風“查帕卡”給廣東等地也帶來了猛烈的降雨,受其影響,7月18日20時到22日15時,廣東全省平均雨量54.2毫米,59個鎮街累積雨量超過250毫米,雨量最大的鎮街為陽江江城區閘坡鎮,高達460.8毫米。
臺風“盧碧”也是一個行走的“灑水車”,統計顯示,8月4日8時至8日6時,福建共有735個鄉鎮的累積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13個鄉鎮超過500毫米,以長樂區江田鎮652.4毫米最大。
胡嘯分析,臺風帶來的過程降雨與臺風本身的強度有一定關系,但并非完全決定因素,這三個臺風的“水貨”屬性與移速慢、水汽充沛等因素關系密切。它們移速緩慢,在部分地區滯留時間較長,導致單點過程降雨量大,以“煙花”為例,它在陸地上共維持時間達96小時,歷史罕見;此外,它們或本身龐大水汽充沛,或有西南季風源源不斷輸入水汽,總之都具有水汽充沛的特點,這也是他們能夠制造猛烈降雨的原因之一。
臺風季尚未結束 秋季或有更強臺風
截至目前,今年夏臺風活動比常年偏弱、初臺風登陸時間偏晚。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臺風12個,3個登陸我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其中,2021年7月20日,“查帕卡”登陸廣東陽江,成為今年的初臺風,這個時間比常年平均偏晚三周左右。
胡嘯介紹,目前夏臺風已經“落幕”,秋臺風“接棒上陣”。秋季依然是臺風活躍的季節,而且從強度看,秋臺風中“狠角色”更多。根據1949-2020年氣象大數據,平均每年夏季生成臺風11.6個,秋季11.4個,數量大致相當,而且秋臺風中發展為超強臺風的比例要比夏臺風高10%。此外,秋臺風一旦登陸我國,往往容易與冷空氣聯手,引發更為嚴重的降水過程。
秋季一旦遭遇臺風,公眾不可掉以輕心,實時關注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漁船要回港避風、人員要及時撤離、低洼處要少停留,按照相關要求,切實做好防御措施,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