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下稱《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大氣中吸熱溫室氣體的年增長率高出201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平,且2021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公報》指出,只要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溫度就會繼續上升。鑒于二氧化碳的“壽命”很長,即使排放量迅速減少到凈零,已觀測到的溫度水平也將持續數十年。溫度上升意味著會發生更多的極端事件,包括高溫、強降雨、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并伴隨著深遠的經濟社會影響。
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約占氣候變暖效應的66%,其產生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水泥等的生產。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有一半留在大氣中,另一半被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在過去的60年里,陸地和海洋二氧化碳匯已隨著排放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
《公報》認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作為“碳匯”的能力在未來可能變得不那么有效,從而降低其吸收二氧化碳和緩沖更大溫度升高的能力。對此,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指出,“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工業、能源和運輸等系統以及整個生活方式。所需的改變在經濟上是負擔得起的,在技術上也是可行的。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