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總體是重要的碳匯且持續增強,將對氣候變暖形成負反饋。8月9日,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 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西藏生態環境創新團隊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蘭州大學等合作,通過綜合定位監測、控制試驗和模型模擬等技術手段進行了這項對青藏高原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現狀及動態的系統研究。
?????氣候變暖會造成二氧化碳持續排放,為何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總體將對氣候變暖形成負反饋?“作為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碳匯功能變化對我國乃至北半球的氣候系統影響強烈,被稱為氣候變化‘啟動器’‘調節器’?!痹撗芯繄F隊負責人、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王小丹說,高原氣體總體變暖變濕有利于植被生長,近20年來以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為主的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實施,使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綜合效益顯著。
?此次研究發現,青藏高原32個監測點中26個呈現凈碳匯狀態,區域凈碳匯是此前科學界預期的4倍。高寒生態系統凈碳匯最強值出現在約海拔4000米左右。碳交換的溫度敏感性分析發現,水熱同期的夏天碳固定速率系統性地高于冬季碳釋放對溫度的敏感性,且這一現象在更高海拔地區更加明顯。
???? 此外,16個控制實驗結果顯示,青藏高原碳匯在模擬變暖情境下總體呈現增強趨勢且存在閾值,模式模擬也表明青藏高原暖濕化對碳固定的促進超過了凍土碳釋放的影響。
????王小丹表示,該研究為理解高寒凍土區生態系統碳過程和區域碳平衡提供了新的認知,也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關鍵功能量化和重大生態工程時空格局優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