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氣象站在維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防止上傳多余數據文件。當自動氣象站故障或者在自動氣象站進行校準時,期間每個整點仍會在AWSNET和AWSBAK文件夾下形成上傳數據文件,并自動上傳相關的數據文件,為了防止該故障現象,可先關掉CNIS,刪除AWSNET文件夾下形成的上傳文件,待自動氣象站修復完成或校準完成,數據已正常后再打開CNIS,就可以使用了。
(2)氣象站采集器和傳感器的維護。這部分的維護和故障處理,主要是要注意平時經常檢查采集器的工作狀態,每天檢查采集器的日期和時間,發現采集器時間與計算機時間誤差較大時,應與19:00后及時進行調整,否則會增加采集失敗次數;保持采集器的整潔,上面無覆蓋物,不要隨意搬動,以免拉松后面板上的接線。維護溫濕、淺層低溫和草溫傳感器的時候,應避開極值出現的時刻選擇早上風小光照少時進行,最好能帶上口罩,同時也需要避開整點,以免造成數據跳變大,致使在ASOM上出現疑誤數據。
(3)注意觀察采集器時鐘和計算機是否同步,特別是當采集器內置電池沒有電的情況下,這時如果采取重啟措施,那么采集器將會使得采集器時鐘完全錯亂。采集器如果使用不正常,必然會影響數據采集。往往會出現以下的故障現象:應用中所有的實時數據與監控數據界面數據全部按缺測寫入,這時數據不寫入分鐘數據文件和整點數據文件,但仍寫入RTD文件。(此處需查看相關資料,記不清楚是否如此)。
(4)采集器重啟或者故障會導致采集器數據丟失,采集器恢復正常后寫入Z文件的小時極值常常存在較大的差值。RTD文件保存了采集器丟失的數據,比較采集器恢復前后的累計極值,可以獲取更加接近真值的小時極值。
(5)每天20:00的整點長Z文件和日數據文件上傳完成以后,將計算機重啟1次。平時注意觀測失敗次數,如果發現成功率降低,失敗次數較多,要退出監控軟件,重啟計算機,重啟計算機及監控軟件時要避開整點及長Z文件傳輸時間。
(6)正確科學的使用UPS,每隔2-3個月可以人為對UPS進行1次放電。放電的時間視UPS容量而定。
更多關于自動氣象站問題可詳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