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氣象站防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1)觀測場避雷針保護范圍不合格。
2)承載風傳感器的鐵塔與避雷針混合安裝。
3)金屬護攔無接地,部分線路無穿鋼管或金屬槽敷設。屏蔽可以減小和防止雷電電磁脈沖干擾禍害。
4)無安裝避雷帶和避雷網格。避雷帶的規范安裝顯得尤為重要,它起著"擋箭牌"的作用,只有正確安裝好接閃器,才能起到快速分流的作用,最大限度保護建筑物免遭直接雷擊。
5)總電源及各種通信線路無安裝避雷器,避雷器的作用主要是泄放大的電流,一旦有雷電流(過電壓)通過,避雷器會在斷路器動作之前提前動作,把過電流泄放掉,從而保護電路及其后端的用電設備。
自動氣象站是地面氣象觀測以及中小尺度天氣預報的重要組成部分,防雷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探測質量,一次采集核心DTS00的損壞,就會直接造成經濟損失,更何況雷電狀態下電磁環境對氣象要素數據采集的長久負面影響。
1)單獨設立避雷針。避雷針單獨設立,避免了接閃時對風傳感器和傳輸線的直接影響。條件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將避雷針系統與風傳感器部分分開設置,按照防雷規范保持兩個系統間有效的距離;受觀測場地限制,確實難以做到分開的,也應考慮將避雷針保持與風傳感器更大的距離,做好雷電流引下線與風數據傳輸線之間的電磁屏蔽。
2)等電位連接。避雷針與金屬管作等電位連接,將固定避雷針的U型螺桿與金屬管電氣貫通,去掉相互間的絕緣材料,使其形成等電位連接,防止避雷針雷電流反擊風向風速傳感器。
3)接地極盡量安置在觀測場圍欄外。使得數據線纜等可以保持與接地連接線之間的安全距離。距離不夠時。設法使線纜與接地線的交角增大,最好成直角。
4)合理設置引下線及信號線。各傳感器的信號電纜必須放置在已經接地的金屬管或帶有金屬屏蔽層的PVC套管內;做好接閃器的安裝,避雷針引下線、信號線、電源線分管穿行。防止引下線上雷電流反擊信號線或電源線影響信號線。
5)室內等電位接地板,最好用銅質材料,要有足夠的面積和厚度,厚度至少大于3 mm,減少接地板的直流電阻和高頻電阻;同理,接地線盡量平直粗短,為了減少接地線的電感,可以采取用接地板截斷的辦法來減少接地線長度。
6)安裝電源避雷器。安裝總電源避雷器,并在自動氣象站設備使用的專線上加裝電源避雷器。
自動氣象站的防雷技術是難度很大的。因此,要綜合考慮自動氣象站的特點進行的防雷工作,需要不斷歸納總結、不斷完善,從而確保自動氣象站的防雷安全,保障其在雷雨季節正常的運行。
更多自動氣象站防雷監測預警可詳詢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