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氣象災害地面監測。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中,地面監測是最關鍵的一環。這是因為地面監測沒有延時性,能夠及時反饋監測信息,同時具有極高的準確度。不過,地面監測同樣有著監測點距離過于分散,監測過程時間長,檢測工作費力等缺點,需要不斷改善優化和創新進步。一般來說,地面監測的對象多是土壤,通過監測土壤的溫度、濕度等參數,同時結合相應的氣象災害指標,可以非常有效地實現監測目的。對甘肅地區而言,干旱災害是最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故而其對農田干旱相關參數的監測非常重視,其中農田蒸散量更是監測的重中之重。隨著地理信息系統的飛速發展,農業氣象災害檢測技術也得以有效創新和進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同時結合物聯網、氣候學模型等,可以為農業氣象災害監測技術提供新的監測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了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梢灶A見,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農業氣象災害地面監測工作將會做得更好。
二、農業氣象災害遙感監測。遙感監測是指利用航空或者衛星等手機環境的電磁波信息,從而實現對遠離的環境目標進行檢測識別環境質量狀況的先進技術。將遙感監測應用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中,能夠對較遠距離的氣象參數進行有效監測。遙感監測技術在干旱災害監測方面的應用是最常見的,通常是利用熱慣量法以及作物缺水指數法進行監測,部分地區也會利用雷達來監測當地各區域的土壤水分,從而了解土壤濕度、溫度等參數情況。隨著遙感技術應用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技術開始與遙感技術相結合,并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中取得了亮眼成績。遙感監測除了在干旱災害中有所應用外,還在低溫冷害方面有所嘗試,同樣為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和治理起到了極大幫助。
氣象災害是農業生產中難以避免的,因此,加強其預防和保護就非常重要。通過農業氣象災害檢測預測技術,可以對氣象災害進行有效地監測和預測,從而為相應的防護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支持。當前,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和預測技術的應用非常普遍,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災害監測和預測技術還有這極大發展空間,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創新技術,提高氣象災害監測和預測效果,最小化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破壞。